close

樂陽最近對某種陀螺玩具特別著迷,老吵著要買新的豐富他的收藏。前天要去超市買日用品,臨出門他就開始吵了:「媽媽可以買一個新的陀螺給我嗎?」我拒絕了。他因失望開始大鬧大哭。

由於這幾乎是每週末必須要上演的戲碼,我開始有些不耐煩,不想再次跟他解釋為甚麼不能每週末就買個新玩具給他,只是冷冷地問他要留在家裡還是要跟著去。他看我生氣了,轉向他爸爸撒嬌,老公對他說:「那爸爸留在家裡陪你,媽媽帶弟弟出門。」他哭著說要跟,才心不甘情不願地穿好外套鞋子出門。

回家路上,我說我要教他一個新詞:「失望」。

「媽媽,失望是甚麼?」

我想了一想,嘗試用他能理解的例子來說明:「就好像你很想要一個新玩具,爸爸媽媽說不行。你很難過、很生氣,這種感覺就是生氣。失望的時候,你可以哭,可以生氣,也可以說,好,那我希望下一次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小孩天真地說:「媽媽,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玩具,可以說,我生日的時候我想要這個禮物。」

我說是,然後企圖告訴他人生其實充滿失望,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償所願。失望的感覺會一再出現,我們可以選擇任性地哭鬧,或者繼續相信希望在人間。

過了幾天,我再教小孩「浪費」二字。舉了幾個例子,不知道小孩究竟明白多少,但是最近小孩的需索無度以及不感恩開始讓我覺得是時候要進行觀念教育了。

最近工作上的一些不順心事尤其讓我很感慨。我工作的托兒所要搬遷到新址,這樣一個搬遷過程,同時還要照顧送托的小孩,團隊精神很是重要;然而這種精神在八字輩的丹麥同事身上根本看不見。他們多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有守望相助的精神,在整個搬遷過程充分表現了自掃門前雪以及事不關己己不憂心的態度。再加上他們從小幾乎要什麼有什麼,不懂得珍惜,在搬遷時丟掉了好一些實際上還很新的東西;然後因為不習慣被拒絕聽到反對的意見就翻臉。

我開始有點慌,萬一我的小孩長大成為這樣一個只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替他人著想,以及因為從來沒有嘗試過失望的滋味而以為全世界都該只饒着他轉的人,怎麼辦?

這一代的小孩,本來就沒有多少可以吃苦的機會,這一點我無法改變,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因着美好的成長大環境而成為自私及揮霍資源的一代人。我無法改變目前大環境的美好,但是我必須讓他們了解美好人生其實也充滿失望、世界亦並非以他們為中心。雖然他們誕生在太平盛世,但是人總要吃一點苦的,失望和失意,是人生必定存在的一部分。而目前生活中所能享用到的一切並重不是理所當然的,勢必要懂得珍惜和感恩。

 

Jun. 20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